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
编写通用大纲
第一章 概述
一、项目基本情况
简述项目名称、地点、建设内容、建设目标、建设工期,投资 概算、实际完成投资,项目单位、主要参建单位、主管部门等情况。
二、 自我总结评价完成情况及主要结论
简述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编写单位、主要结论,并对自我总结评 价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。
三、后评价开展情况及主要结论
简述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,概述后评价报告提出的典型经验、 主要问题、结论及建议。
第二章 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
一、项目前期决策过程
简述项目前期决策过程,项目建议书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初步 设计(含概算)的编制单位、评审单位、审批单位,以及上述文件 审批情况,可以列表方式呈现。
二、规划政策符合性和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价
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,根据项目实际建成运营情况,
对项目是否符合相关重大规划和重大政策目标要求、建设必要性是 否充分、建设规模和时机是否适当等进行评价,对存在的问题、原 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三、项目前期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的对比评价
( 一)对比分析项目建议书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初步设计(含 概算)等前期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的主要内容、重大变更及变更原因, 可以列表形式呈现。对存在的问题、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( 二)简述项目建议书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初步设计(含概算) 等前期文件的咨询评估情况。对咨询评估质量进行评价,对存在的 问题、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四、决策程序合规性评价
评价项目审批依据是否充分,是否依法履行审批和调整变更程 序,是否依法办理用地用海、规划、环评等相关手续,对存在的问 题、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五、小结
梳理总结该阶段的典型经验、主要问题、结论及建议。(下同)
第三章 项目建设准备总结与评价
一、要素保障评价
概述项 目的用地用海、资源环境等要素保障方案及其落实情 况。对要素保障的时效性、充分性、合规性等进行评价,对存在的 问题、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二、建设方案评价
概述项目的技术方案、设备方案、工程方案、征收补偿(安置) 方案、数字化方案、建设管理方案及其落实情况。对相关方案及其 调整变更的合规性、合理性等进行评价,对存在的问题、原因及影 响进行分析。
三、勘察设计、招投标评价
( 一)概述项 目的勘察设计情况,勘察设计单位及工作内容, 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、审查意见及其执行情况。对勘察设计的合规 性、合理性及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等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进行 评价,对存在的问题、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对比分析施工图设计与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初步设计(含概算) 的调整变化情况及原因,可以列表形式呈现。对比的内容主要包括: 工程规模、工程投资、建设工期、主要技术标准及技术方案。
( 二)概述项目的招投标方案及其落实情况,工程中标单位、 中标价、合同签订等情况,可以列表方式呈现。对招投标工作的合 规性、合理性等进行评价,对存在的问题、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四、项目开工情况评价
简述项目开工程序执行情况,主要包括开工手续办理、实际开 工时间等。若存在未按期开工等问题,分析其原因。
五、小结
第四章 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
一、工程管理评价
( 一)概述项 目的管理模式,如法人直管、总承包、代建、政
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。
( 二)概述项 目的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,主要包括进度和质 量控制管理,安全生产、卫生、环保、信息管理,重大设计变更等。 对重大设计变更的主要内容、原因及审批情况,是否及时准确填报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等进行评价。
( 三)概述项目监理单位工作开展情况,监理发现的主要问题 及整改情况。对监理单位履职尽责、监理工作效果等进行评价。
( 四)论述项目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,对项目组 织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、管理模式合理性、管理制度完备性及管理 效率效果进行评价。
二、投资控制、资金使用评价
( 一)概述项目投资控制和概算调整情况,控制投资的主要制 度、举措,对比分析实际投资(或竣工决算)与投资估算、概算的 变化情况及原因,可以列表方式呈现。对项目投资控制效果,概算 调整的合规性、合理性等进行评价。
( 二)概述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、资金拨付审批和监 管,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国债等资金的申请、管理、使用,资金筹措 及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比情况等。对资本金、自筹资金等各类资 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,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国债等资金使用的合规性、 合理性进行评价。
( 三)概述项目引入民营资本情况,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及审批文件等,对民营资本参与模式及效果等进行评价。对政府和
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 目,分析评价新机制政策执行、合作协议签 订和执行等情况。
( 四)论述项目在投资控制、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、原 因及影响,特别关注“报大建小”、超概算建设、违反政府和社会 资本合作新机制政策等问题。
三、竣工验收评价
( 一)概述项目竣工验收程序、主要结论、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等情况。对竣工验收的及时性、合规性、合理性进行评价,对存在 的问题、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。
( 二)概述项目工程档案验收、数字化管理等情况。对工程档 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价,对存在的问题、原因及影响 进行分析。
四、小结
第五章 项目运营总结与评价
一、项目运营评价
( 一)概述项目正式运营起始时间,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运 营方案及其落实情况,预期功能和运营目标实现情况等。对项 目运 营水平进行评价,主要包括各项运营指标的实现情况及其差距,各 分项 目、子系统的运转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、是否协同高效。
( 二)概述项目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的建设情况,对建设必要 性是否充分、建设规模和时机是否适当等进行评价。若存在过度超 前、延误建设等情况,分析原因及其影响。
( 三)论述项目在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。对实际运营与 预期功能和运营目标存在的差距,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,并预测后 续能否实现。
二、项目技术应用与创新效果评价
( 一)项目技术标准评价,主要包括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满足 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,是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标准吻合,工 艺技术、设备参数是否先进、合理、适用。
( 二)概述项目科研、获奖、知识产权、人才培养情况,在科 技创新、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的突破。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新材料应用效果,项目技术创新在国内国际的领先水平、是否具有 推广性等进行评价。
( 三)论述项目在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,并 分析对运营的影响。
三、小结
第六章 项目投资效益效果评价
本章内容主要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分析评价成效和不足。
一、社会效益评价
( 一)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居民收入、就业、文化、教育、卫生、 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实际影响,项目存在的移民安置、弱势群体支 持、受损补偿及其他社会稳定风险。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建设的项 目,应分析以工代赈在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、促进技能提升等方 面的实际效果。
( 二)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社会影响分析进行对比,梳理可行 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减缓负面社会影响措施落实情况,对存在差异或 落实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。
二、经济效益评价
( 一)分析项目对宏观经济、产业经济、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实 际影响。
( 二)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济影响分析进行对比,研判项 目 建设的经济合理性是否符合预期,对存在差异或缺乏经济合理性的 需分析原因。
三、生态环境效益评价
( 一)分析项目在污染物排放、地质灾害防治、防洪减灾、水 土流失、土地复垦、生态保护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敏感区等方面的 实际影响。
( 二)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进行对比,梳理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相关生态环保措施落实情况,对存在差异或 落实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。
四、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评价
(一)分析项目在各类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、废弃物综合利用、 设备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实际效果,项目能效水平以及对所在地能耗 双控、碳排放双控的影响。对于高耗能、高排放项 目,评价项目碳 排放控制方案的合理性、实效性,以及对所在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实现的影响。
( 二)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、碳达峰 碳中和分析进行对比,梳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相关资源能源节 约和保障措施落实情况,对存在差异或落实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。
五、小结
第七章 项目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
一、项 目 目标实现情况评价
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初步设计(含概算)及其批复文件确定 的建设目标(包括总体及分系统、配套工程目标),梳理总结实际 完成情况,可以列表方式呈现。对于尚未完成的目标,分析存在的 差距及原因,并预测后续能否完成。
二、项目可持续性评价
( 一)综合分析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、投融资、营收、成本、 补贴等情况,研判项目债务清偿能力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,对 项 目的财务可持续性进行评价。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 目,分析评价使用者付费、特许经营、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等情况。
( 二)从资金、土地、环境、资源等要素方面,综合分析研判 项目可持续性。
( 三)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风险管控方案,梳理相 关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实情况,研判仍然存在的风险隐患。
三、小结
第八章 项目“软建设”总结与评价
对相关审批文件提出“软建设”要求的项 目,应就本章内容进
行总结与评价。
一、项 目“软建设”情况
概述为推动项目顺利建设、运营,在规划、政策和体制机制等 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其效果。对项 目“硬投资”与“软建设” 的匹配 情况进行评价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
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提出的“软建设”措施是否符合实际, 统筹“硬投资” 与“软建设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。
第九章 项目后评价结论与建议
一、后评价主要结论
( 一)综合项目前期决策、建设准备、实施、运营、效益效果、 目标及可持续性、“软建设” 的评价结果,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。
( 二)概述项目单位对后评价报告的意见,可以附件形式呈现。 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非涉密项 目,概述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意见征求 情况。
二、典型经验和存在问题
主要从项目前期决策、建设准备、实施、运营、效益效果、目 标及可持续性、“软建设”等方面进行评述。
( 一 )总结提炼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。
( 二)概述项目存在的典型问题,从体制机制层面等深入剖析 原因。
( 三)巡视、审计、事中事后监管等指出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。
三、对策建议
( 一)宏观层面建议。对投资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,主要 从加强统筹“硬投资”和“软建设”、完善后续同类项目审批决策 和监督管理、优化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。对地 方政府和中央企业,主要从增强项目谋划科学合理性、加强项 目 日 常管理、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。
( 二)微观层面建议。对项目单位、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, 从加强和规范前期工作、建设实施、资金使用、运营管理,提升投 资效益效果,推动问题整改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。